近日網路所傳「預防跨區移動!全國各森林育樂場暫停開放至6/14」,並非事實,請民眾勿再相信或轉發。 農委會林務局指出,近日網路引用之資料,係110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,林務局配合指揮中心宣布,依照第三級疫情警戒區域指引,暫停開放森林育樂場域之舊訊...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,彰化縣菇類生產合作社於110年12月27日出口美國金針菇約9公噸,於本(111)年2月在美國加州Jan Fruits Inc.超市銷售被當地衛生機關驗出李斯特菌,並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FDA)在本年3月18日公告違反美國衛生規定需全面回收及銷毀。農糧署強調,本批金針菇出口前已自主採樣送SGS檢驗,檢驗完全合格才出口,惟因國際航運受肺炎疫情影響時程拉長,往年輸...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,每逢國產蔬果產季,偶有媒體因不瞭解產銷實情且未查證即做負面報導,造成農民恐慌,急於出售,影響蔬果價格之情形。有關本(18)日媒體報導大蒜已盛產蒜商收購意願低一事,報導實有偏頗。因國內大蒜庫存將告罄,本年期早蒜(和美蒜)已採收結束,銷售順暢,目前國內主要生產大蒜 (大片黑品種)刻正陸續採收中。經農委會農糧署同仁深入雲林產地實地瞭解,販運商均已陸續進場收購,並非如媒體所述蒜...
農糧署說明,本(110)年期大蒜已於4月中旬採收完畢,種植面積5,032公頃,較常年4,454公頃增加13%,評估整體產量49,421公噸,較常年41,568公噸增加19%。本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趨緩,國際航運受影響及目前國際蒜價(到岸價1,800-2,300美元/公噸)較常年(到岸價1,000-1,500美元/公噸)上漲7成。因農民普遍預期進口受阻,有惜售心理,目前國產大蒜約有5成尚由農民...
近期彰化縣溪湖鎮葡萄盤商至臺北市萬華區販售葡萄,不幸確診新冠肺炎,遭部分媒體及外界以「葡萄媽媽」、「葡萄家族」稱呼該起事件,引起部分消費者對彰化葡萄產生疑慮,甚至波及毫不相關的葡萄農被退訂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,新型冠狀肺炎屬動物性病毒,不會感染植物或透過植物傳播,且本案確診的盤商已隔離接受治療,消費者無須擔心。該署進一步說明,果農採收葡萄後進行分級包裝,大多數以直銷、宅配等方式銷售,...
農糧署說明,國際製肥原料行情呈上漲趨勢,國內部分製肥工廠為反映製肥成本,陸續調漲出廠價格,惟為照顧農民,該署已協調台肥公司維持肥料價格穩定不調漲。該署同時表示,台肥公司為國內肥料主要製肥供應廠商,其製肥原料庫存至少可供應6個月,肥料生產正常且庫存充足,供應無虞,請農友放心。推動實名制購肥補助,降低農民生產成本 農糧署持續推動實名制購肥獎勵措施,農民購買肥料時,依種植作物種類及耕地面積等資...
今(29)日媒體報導「農委會1600萬送花挨批」,內容扭曲贈花美意,抹煞花農、花店業者與該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共同維持花卉供應鏈正常運作的努力,農委會對此深表遺憾。農委會表示,經啟動醫護贈花、開發新通路等促進花卉消費措施後,8月28日花卉平均批發價格為88.5元/把,較5、6月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的40-50元/把,有顯著提升。相關措施深受花卉產銷供應鏈相關人員肯定,有效紓解疫情期間花卉產業困...
農糧署推動各項重要政策,包括「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」、「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」、「大糧倉計畫」、「三章一Q」等,確保國人健康及糧食供應安全,兼顧農民生計及產業競爭力,各項農業政策(如產銷履歷驗證費補助、輔導建置各產業集團產區、國產雜糧機具補助等措施)均透過各地方政府輔導農民、農民團體提出申請,並協助初審後,再送本署複審及核定,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落實推動,期能確保各項農業經營符合地方需求及永續...
為充分供應農耕需求,農糧署表示,國內製肥原料庫存充足,產製之肥料至少可供應未來6個月農耕需求,且已協調國內主要製肥供應業者維持肥料價格穩定,請農友放心,依當期耕種需求採購勿囤積。依實名制購肥配送,精準供應農友需求 農糧署說明,該署持續推動實名制購肥獎勵措施,降低農友生產成本,農友至農會或肥料行購買含有機質複合肥料,只要提出耕作土地之地段地號、種植作物種類及面積,實名制登錄購肥資料,即會給...
農委會自110年起推動相關稻米產業輔導措施,包含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,於具有雙期作基期年資格之農地,輔導農民於連續4個期作中,至少需有1次辦理種稻以外的措施。 再生稻不得繳交公糧措施自實施以來,因氣候環境等因素,農民並未改變栽培方式,考量水旱輪作制度,可增加土壤肥力、減少農藥施用,對環境較友善,及再生稻田區倘加強田區管理,其品質趨近一般稻,透過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措施,可引導農民轉旱作、辦...
本日某媒體刊載有關於六甲農會爆發公糧數量虧短案,該報記者無視整起虧短案之犯案手法及稻米流向均在偵辦追查中,亦不諳公糧撥售過程嚴謹,僅憑公糧以半價供應優質學午糧即自行臆測虧短公糧流向,完全與事實不符,並應立即更正錯誤報導! 農糧署南區分署說明,該分署於去(110)年10月發現該虧短案,即報請廉政署,並配合該署及檢察官指揮偵辦,相關手法及流向尚在持續偵查,任何有關流向報導均屬臆測。 該分署進...
針對本(18)日媒體所載臺南市六甲區農會涉嫌侵占、盜賣公糧案,農糧署表示,該署南區分署早於去(110)年10月26日查獲該農會倉庫公糧有被移動、套換及短少情形,主動移送廉政署調查偵辦。最終確認實際短少數量計1,302.759公噸、應賠償金額為新台幣3,135萬2,992元,該農會業於本(111)年1月17日繳款賠償,機關並無損失。 該署表示,每次公糧進倉後,即由該署及各區分署定期及不定期辦...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,有關媒體報導鳳梨釋迦外銷數量造假一事,蓄意混淆視聽,內容完全與事實不符,國產鳯梨釋迦主產期為12月至翌年4月,因應中國110年9月宣布暫停臺灣鳳梨到釋迦准入,已積極與產地農民團體、內外銷業者等溝通,協助銷售。截至今(111)年2月14日前,已出口近2,700公噸,其中冷凍鳳梨釋迦產品已超過72.7公噸。 農委會說明,國產鳳梨釋迦以往以輸中為主,因應中國110年9月...
近日網傳「午仔魚偷用神經性藥物」、「石斑魚基因缺陷,人工培育用藥至長大」、「烏魚本身毫無價值,養殖戶偷用藥」等不實訊息,漁業署澄清相關訊息皆為誤導,請民眾切勿輕信。 漁業署說明,依午仔魚生態習性,並無所謂為其安定避免暴斃之問題,且在午仔魚養殖過程並無使用相關神經性藥物。110年午仔魚未上市抽驗163件,合格率95.7%,雖有少部分違規情形,而其違規者皆係抗菌性藥物,絕對沒有使用所謂神經性藥...
針對今(15)日反瘦肉精毒豬聯盟召開記者會提到「泰國遭美國取消優惠貿易並非反萊豬」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說明如下: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3月公布的「2021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」第489頁,清楚載明美國撤銷泰國關稅優惠,是因為泰國遲遲未參考國際標準,訂定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,阻擋美國豬肉產品進口,因此2020年撤銷相關免稅優惠。 公投法第30條對於公民投票結果的處理已有明文規定,而無論...
有關近期網路流傳影片,內容提及來自索馬利亞的香蕉有「螺杆菌」蟲,防檢局今(12)日澄清表示,臺灣從未自國外進口香蕉鮮果實,當然也就沒有從索馬利亞輸入香蕉,在臺灣香蕉上從未看過這種寄生蟲,請消費者安心食用。 防檢局表示,本案經財團法人香蕉研究所專家林德勝博士檢視前揭網傳影片,也確認臺灣香蕉鮮果實上並無該類病蟲害存在,內容為錯誤訊息,請勿轉傳散播。 聯絡人:防檢局組長陳子偉 ...
有關媒體報導中國網友傳訊中國早就禁用溴化甲烷,防檢局說明,依據蒙特婁議定書國際規範各國應逐年減少使用溴化甲烷,但仍可使用於檢疫和裝運前處理。又依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公告,自108年1月1日起,含溴化甲烷產品的農藥登記使用範圍已變更為「檢疫燻蒸處理」,意即雖禁止含溴化甲烷產品在農業上使用,但仍可使用於檢疫處理。 防檢局進一步說明,溴化甲烷為蒙特婁議定書列管化學物質,無色無味氣體,因其穿透性強無須破壞...
近期有消費者反映購買木鱉果乾產品,疑有以龍眼乾混充或包裝不完全等情況,臺東區農業改良場(以下簡稱本場)提醒消費者,購買產品請認明廠商資訊,需有連絡電話及地址,亦可詢問食品業者登錄字號,利用「FDA食品藥物業者登錄平台」以資確認,若僅有網頁或電子信箱,難以追溯相關責任,且一頁式廣告之圖片多為盜用,本場並無推薦此項產品,籲請多加留意。 圖.本場並無推薦木鱉果乾產品
漁業署澄清表示,近日社群平台與群組流傳「十足目虹彩甲殼類病毒,不要吃蝦」的訊息,為109年舊報導,漁業署已於109年及今年初,針對國內螯蝦養殖場進行全面採樣監測及調查訪視,僅剩零星螯蝦場陽性,並已全數清除銷毀,而且本病不是人畜共通傳染,國產泰國蝦及白蝦等蝦類品質佳且皆安全無虞,國人勿信網路假訊息可安心食用國產蝦。 漁業署指出,為避免帶病原螯蝦危及養蝦產業,除針對陽性場活蝦予以清除銷毀,另為...
第454號 中華民國110年6月10日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升溫,農、漁、畜及休閒農業營運受創,影響層面廣泛,為降低疫情對農業之衝擊,農委會啟動新一波農業紓困貸款措施,在原109年紓困措施架構下,推出18萬戶1,000億元既有專案農貸免申請,自動免息到今年底,已於6月3日辦理完成。另為提供資金融通,額外加碼228億元的新貸額度,免息到111年6月底,協助農漁業者度過疫情困境。農業紓困貸款主要...